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(委員會)聯同香港大學學者發佈最新控煙調查研究,結果發現在青年和女性吸加味捲煙比率較高,尤其是15-29歲女性吸捲煙者當中有近九成吸加味煙。同時,煙草產品的調味劑增加吸煙者成癮度,令吸煙人士更難成功戒煙,有逾七成市民支持禁止加味煙草產品,且比率持續上升。委員會建議政府立法禁止加味煙,涵蓋添加所有口味包括薄荷在內的吸煙產品,以至任何可添加味道至捲煙的配件等,同時儘快進一步禁止以任何形式管有另類吸煙產品,保障市民免受煙草危害,長遠達至無煙香港。
政府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顯示,接近70%年輕吸煙者和超過60%女性吸煙者的第一口煙為加味煙。委員會主席湯修齊表示,「煙草商在吸煙產品中加入薄荷及水果等口味的調味劑,是令年輕人及女性嘗試和持續吸煙的重要因素。加味捲煙增加青年吸捲煙者成癮度,令他們更難戒煙。長遠而言,加味煙是降低本港吸煙率的一大障礙,無疑為公共衞生帶來隱憂。委員會建議政府儘快禁止加味煙,並實行多項短、中、長期的控煙措施,強而有力地遏止煙禍蔓延,保障香港市民健康。」
湯修齊又表示,全面禁止另類吸煙產品(另類煙)在香港實施已超過兩年,委員會希望政府能儘快進一步禁止以任何形式(包括自用)管有另類煙,貫徹全面禁止另類煙的目標。他續指,「相信大家有留意,電子煙煙油除添味劑外,亦混入其他添加劑、甚至毒品,例如合成大麻素或依托咪酯等新興毒品(即太空油毒品)。近年,利用電子煙吸毒快速在本地流行,荼毒下一代。」
委員會委託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及公共衞生學院於2024年1月至5月期間進行的控煙政策調查發現,近一半現時吸煙者吸加味捲煙,比率在青年和女性吸捲煙者中較高,特別是15至29歲女性現時吸捲煙者中逾86%吸加味捲煙,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組別。在捲煙中加入口味會增加青年吸捲煙者的成癮度,導致青少年更容易對尼古丁上癮。調查發現有近4成(36.2%)吸加味捲煙的青年達中度至重度上癮,比率較吸原味捲煙的青年(16.7%)高1倍。調查亦顯示,現時青年加味捲煙吸煙者較大機會同時使用另類吸煙產品(包括電子煙、加熱煙)和水煙。
香港大學護理學院教授王文炳教授表示,「加味煙令青年和女性墮入糖衣毒藥的陷阱,令吸煙者對特定口味或品牌產生偏好,增加他們開始吸煙、成癮和持續吸煙的可能性。加味煙中使用的某些調味劑如薄荷醇、可可、甜味劑等能促進人體吸收尼古丁及加強尼古丁對大腦的作用,進一步加深吸煙者的煙癮,令吸煙者更頻繁及長時間地吸煙,因此更難以戒煙。根據調查,超過七成市民支持禁止加味煙草產品,且比率持續上升,充分表明社會對禁止加味煙的支持度和立法逼切性。」
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於2022至2023學年進行有關中小學生吸煙情況的香港學校吸煙與健康調查(港大調查)。港大調查發現加味煙容易令青少年繼續吸煙,曾吸捲煙的中學生當中,第一口煙為加味捲煙的學生,相比第一口煙為原味捲煙的中學生,日後成爲每日吸煙者的機會增加2.7倍。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張懿德教授表示,「結果清楚顯示,加味煙使青少年上癮,令他們有機會成為未來的潛在每日吸煙者。如果政府不及早介入,情況將可能不斷惡化,讓青少年置身於危險之中。政府有需要保護下一代,全面禁止加味煙。」
水煙口味五花八門,日益受到年輕人及女性歡迎,記者會發佈香港首個有關水煙含有有害物質的研究。大部分水煙吸煙者吸加味水煙,而水煙煙霧中含有高水平的有害化合物,包括微細懸浮粒子、一氧化碳、尼古丁、致癌物等。研究走訪五個吸水煙的熱門地區的酒吧,發現無論平日或周末,提供水煙的酒吧環境中的微細懸浮粒子,驗出超標的有害水平,周末平均為每立方米1,247微克(最高達到每立方米5,331微克),相比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定義的有害水平(每立方米 225.5微克)超出逾4倍(最高則逾22倍)。同時在有提供水煙的酒吧,相比無提供水煙的酒吧在平日或周末,驗出的微細懸浮粒亦平均超出11倍至45倍不等。如果長期暴露於可致癌的懸浮微粒,可引發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疾病。
負責上述水煙研究的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李廷宰教授表示,「研究發現,在平日及周末調查有提供水煙的酒吧,其空氣中含有高致癌化學物的多環芳香烴及甲醛。多環芳香烴中致癌性最強,被列為一級致癌物的苯並(a)芘 (Benzo[a]pyrene)驗出最高的含量濃度超出歐盟空氣品質標準逾12至27倍。長期暴露於有害的環境中,吸食水煙者增加患上呼吸系統疾病、肺癌、皮膚癌、心血管疾病及傳染病的機會。吸食水煙除了損害吸煙者自身健康外,酒吧員工的健康同樣受危害。另有調查也發現,有提供水煙的酒吧員工尿液中的苯並(a)芘含量是水煙吸食者之四倍以上。」
委員會總幹事黎慧賢表示,「現時已有超過40個國家/地區,包括加拿大、英國及歐盟國家已立法,禁止包括薄荷煙在內的加味煙。惟已實施加味煙禁令的英國,煙草商透過推出外置的加味配件,讓吸煙人士自行繼續在吸煙產品中加入味道,令吸加味煙的人數增加。委員會建議政府立法禁止加味煙時,涵覆蓋所有加味吸煙產品,以及包括薄荷在內的所有口味,以至任何可添加味道的配件等,堵塞所有潛在煙草禍害危機。」
政府計劃在短期內推出 10 項控煙措施,以及在中長期持續探討多項控煙方案,委員會一直支持政府繼續推動控煙工作,積極鼓勵社會各界攜手支持加強控煙措施期望能儘快落實相關措施,預防青少年開始吸煙,進一步降低本港吸煙率,循序漸進地達至無煙香港。
委員會與香港大學學者建議政府立法禁止加味煙,涵蓋添加所有口味包括薄荷在內的吸煙產品,以至任何可添加味道至捲煙的配件等。
委員會主席湯修齊表示,加味捲煙增加青年吸捲煙者成癮度,令他們更難戒煙,荼毒下一代。
香港大學護理學院教授王文炳教授公佈調查結果發現,有逾七成市民支持禁止加味煙草產品,且比率持續上升。
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張懿德教授表示,政府有需要保護下一代,全面禁止加味煙。
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李廷宰教授表示,吸食水煙者增加患上呼吸系統疾病、肺癌、皮膚癌、心血管疾病及傳染病的機會。
委員會總幹事黎慧賢表示,建議政府立法全禁加味煙,為下一代堵塞所有潛在危機,讓他們可以在活力健康下的香港成長。